找到相关内容177篇,用时25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海涛法师:修行笔记(二)

    ◎‘我要使一切众生离苦及苦因,并且得乐及乐因。’  ◎佛教要发利他的方法有二:  (1)自他平等易位法;  (2)因果七要义。  因果七要义的修观法分七个步骤:  (1)认一切众生为母  (2)念其亲切的行为  (3)发报恩  (4)发爱心  (5)发悲心  (6)发殊胜的利他  (7)发为利他而成觉之  为了修行此种认知,必须先有舍心(平等)。  智慧的生活  ◎佛陀问我们每天看人有...

    海涛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124642860.html
  • 佛教与超个人心理学的对话(五)

    慈济功德会推动器官捐赠时,虽然得到西藏上师的赞同,但是部分净土宗行者对此却抱持非常保守的立场,认为凡夫道心不够坚固,这种利他可能会让他在临终时徒增神识瞋扰,而不得善终。   老实说,这种涉及生死大事的认知冲突,实在是很棘手,但我们势必要在极度自保的安全感和极度利他的大悲之间,得到一个善巧的中道解决方案吧?否则,我们法师要以何颜面来面对所有护持教界宏法事业的信徒呢?   照我个人粗浅的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84146369.html
  • 佛教生死学中的生命治疗观

    离心”,即是具有中士夫的动机而成为中士夫。当中士夫修学中士道之法类,一旦生起“希求利他而成佛的菩提”,即可成为上士夫,进而修学上士道之法类(显、密乘之六度、生圆二次第等)。  另于后二度特别修学止观...基于利他,亦可分享佛教的生死信念,协助其显发觉性。51  大体而言,“治疗”内涵所涉及的分析,除了可有上述的意义外,尚可包括:施者、受者、方法、目的(发挥生命功能的极致),或指进行治疗所需的内外条件...

    王 惠 雯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94647860.html
  • 佛法的基本─四圣谛(1)

    决定皈依三宝,当我们发菩提,也就是大悲利他或我们的善心时,我们就成为佛教徒。佛教的三宝是佛;法(佛陀的教法);僧(修行者的团体)。很清楚地,帮助别人的这个思想是皈依与菩提心这二者的心要。发菩提...圣谛。  一般而言,我相信所有世界的主要宗教都有助益人性和培养好人的潜在能力。所谓的“好”,不是指人长得好,我是说他们有一颗好而慈悲的。这也就是为什么我老是说最好是遵循自己的传统宗教,因为改变一个宗教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23248241.html
  • 佛法的基本─四圣谛(2)

    其中之一。当然,这类的情绪会用像“这个人深深地伤了我”这种表面理由,但深入下去,如果你把那理由进一步追下去,你会发现它真的不能追得很远。没有适当理由的情绪,我们称之为负面的情绪。另一类像包括慈悲利他...这些修行都是共同的。  二、大乘道  现在我们必须看佛教另一个重要的面向,也就是根据慈悲所建立的所有佛法。慈悲是佛法的真正基础。增长我们的善心和培养一颗利他的目的是要加深我们对慈悲的理解,以及激励存于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23248242.html
  • 喜乐与空无(1)

    菩提影响,以“利他”帮助一切有情众生,使他们登临极乐盛境。  接著,要开始解说“上师供养法”的精义,为了方便修行者了解,谨提列主要大纲如下  一、解说传承,证明这些开示纯熟可靠。  二、说明上师供养...、于皈依处获得保护。若时间足够,应该尽可能反覆这项修行,直到心智产生感觉效应为止。  八·发菩提利益众生  接著是发菩提。所谓“发菩提”,简单说,就是产生利他思想。  想著周遭所有众生,在无数个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033555688.html
  • 杰仁波切著:新觉醒(1)

    持三种佛乘。外在方面是持守个人解脱的戒律,内在方面是修持利他以成就佛果,秘密方面是再以秘密梵诵(密续)来增补,以上是对于藏传佛教的简短描述。  我非常钦佩你们的修持方式,当我们努力于内在的修行时,...异的),或请教周遭的善知识,但是我仍然相信最好又最温暖的方法是保持着一颗祈请的,上师与三宝永远都不会离开心怀虔诚的弟子。  本书是杰仁波切尊者的重要著作,它的价值不仅在于作者的头衔,更重要的是当时...

    杰仁波切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075759029.html
  • 杰仁波切著:杰仁波切读圣经——用善意打开沟通的大门(5)

    特色就在于强调必须生起为利众生而来发愿成佛的利他与慈悲,也就是一种普遍性的责任感。  弥勒佛——弥勒佛的名号为“慈氏”,是未来佛,也是诸佛慈心的化身。而在历史上,也有一位被称为弥勒菩萨的印度佛教大师...佛法教义与佛教沿革  突登?津巴撰写  对我个人业说,能够亲临本次的“良善之”研讨会,令我深受启发。至今我仍然常会想到,当时整个会场所散发的那种浓浓温暖与深深宁静的气氛。现在回想来,仿佛整场研讨会...

    杰仁波切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141659398.html
  • 杰仁波切著:慈悲(1)

    自己的情绪  不要过分表达仇恨,宁可表达痛苦。  黑暗与光明的融合  仁慈的超我  正视自我欺骗  一个举着“和平来临”标语的人,用他的牌子打我脑袋,我“开悟”了……  慈悲利他意念是减轻恐惧的方式...面看来,真正的合作与责任感,根据的是慈悲与利他主义,我们不但必须尊重人类,还要尊重、照顾,并且不干扰其他生命与环境。每一种有关个人、家庭、国家与国际团体的福利的工作,它的解答都在于一颗利他。  ...

    杰仁波切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141759399.html
  • 佛教法律哲学的精要

    根本精神,为其根本态度。这样地运动,是一方面由于教团内较有进步性的此丘之自觉,一方面由于在家信徒之自由精神,所勃兴起来的。大乘佛教的根本精神,是菩萨道的精神。不管他是在家是出家,苟有发菩提利他) ...。   第三、常好惠施,与民同欢。   第四、以法取物,不以非法。   第五、不着他色,恒自守护其妻。   第六、不饮酒,不慌乱。   第七、不戱笑,降伏外敌。   第八、案法治化,终无...

    李世杰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0443962915.html